中国有几种品种狗?
国内品种犬认定标准出台后,中国狗的品种已经确认了162个,这还不包括各种杂交犬。 这些品种中,有31个是原始古犬的近亲,它们多出现在亚洲和欧洲东部,大部分在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岩洞壁画出现。 有87个品种属于近代新犬,它们大多是混血繁殖的结果,大多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
还有一些没有记载的本土犬种,因为人类历史的文字记载非常有限,很难找到它们的起源,甚至包括一些家畜。 但根据DNA检测,这些野生的古老犬科动物在中国存在的时间远远长于其他犬科动物,最早可以追溯到5000多年前。 现代中国拥有最多的犬种,超过400个,它们都是近代以来经过人工繁育得到的。当然其中不乏各种杂交犬。
近年来由于宠物经济的崛起,一些犬业公司开始繁育各种名犬。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品种里很少能看到中华土犬的身影。 其实,早在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里就有关于“土犬”的记载: “斑犬,身全黄色,有小黑白斑点,如斑竹,故得此名;土犬,身黑黄或黄黑相间,状如水獭……” 到清代张寅宾所著的《广志绎》里,对“土狗”的描述就更详细了: “长不逾尺,短则六七寸,浑身毛色黄褐色,杂以黑点。”
除了我们现在的宠物狗之外,其实我们的先民在很久以前就驯化了一种小型的猎犬,用来帮助打猎或者看家护院。这种猎犬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土狗”。 在北方许多地方,人们仍然称自己的土狗为“土獾”,而东北则称“柴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以及科学的进步,传统乡村文化正在渐渐消失。那些曾经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之为“土狗”的本土犬种也逐步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