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川东城市爱重庆?

申屠雅凡申屠雅凡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川东地区土生土长的80后,我来说说我的看法吧! 个人认为首先是因为地域文化的影响。我们川渝两地一衣带水,文化交流密切且历史悠久。早在先秦时期巴蜀两地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华阳国志·汉中士民志》载“汉中郡,秦置。户六万。民有巴蜀之俗,刚强桀骜,而汉中郡属益州部。”“周灭殷、武王伐纣之时,巴蜀之民起义,以应兵入商。”《读史方舆纪要·四川纪》言:“周太王之时,有三蜀之地;武王伐纣,遂得巴蜀。”可见在秦统一中国之前巴蜀就已联合,两地风俗相近。汉朝设益州刺史部,管辖荆州与益州的交通要道,治所在今成都北。东汉献帝建安末年(公元215年)刘备占据益州之后,为了和北方的曹魏政权及东吴政权分庭抗礼,就把国都从阆中(今四川阆中市)迁到成都。这一南迁之举使巴蜀的文化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也使得巴蜀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所以直到现在人们谈到成渝两地时总会下意识地把它们合二为一,称之为“渝巴”或“双巴”。而作为“双子星座”的成都不但经济发达而且也是西部地区的文化艺术中心,因此周围的人们都很喜欢这里的文化生活,每年成都的各种艺术展演总是人气爆满。而作为“巴蜀文化”发祥地的重庆自然就更受关注,成为人们心中向往的艺术圣地。

其次是因为地理交通的原因。成都有“天府之国”之称,气候好土地肥沃,自战国后期以来就是天府之国的代名词了。而重庆则素有“巴蜀门户”之称,是联结长江上游与西南地区的重要枢纽。唐宋时期长江航道拓宽加深,重庆开始崛起为商业重镇。明代在重庆设立的朝天门码头更是推动了重庆的商业贸易发展。清代中叶以后由于长江中游和下游各通商口岸的开放,重庆的对外贸易受到一定抑制,但它在长江流域和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中心地位却得到了巩固和发展。民国初年四川军阀混战不休,而重庆却因张作霖的东北军和吴佩孚的晋绥军争持不下而得以独善其身,发展自己的实力,逐步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重要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近代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重庆通过铁路、高速公路和网络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中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其他省份的联系大大加强,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而成都虽然也在积极建设综合交通枢纽体系,但在很多方面却赶不上重庆。因此在交通方面重庆对成都的影响和辐射作用是很大的,很多川东地区的人都是先到重庆再到成都,或先坐汽车到重庆再转动车到成都。所以在文化上重庆对川东地区的影响力自然是很大的。加上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和社交媒体的广泛运用,地域概念的边界正在被不断消解,过去那种“巴蜀一体”的观念正在被重新构建,“成渝双城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