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有可能吗?
1980年,美国阿拉斯加,一个两岁大的男孩跟家里的狗玩时,被咬了手指。当时没有注射狂犬疫苗。 一个星期后,他出现发烧、恶心、呕吐等症状,被送医救治。 2个多月后,即1980年11月,由于持续高热,孩子被转送到旧金山大学医院治疗。这时他的症状已经发展为昏迷、身体抽搐。医生给他注射了抗癫痫药物,但没有任何效果。 随后,他被转送到洛杉矶,接受更先进治疗的机构。此时他已经被高烧折磨得体重下降了很多;在精神症状方面,出现了幻觉以及言语和肢体障碍。 医生给他做了脑脊液检查,发现里面有炎症反应,但是并未发现有病毒或细菌。于是医生开始给他静脉输液,输入的液体里含有人血清,用于被动免疫。
同时,医生还给孩子注射了破伤风类毒素,希望因此获得的抵抗力能够抵御即将发生的破伤风感染(如果注射及时的话,这种抗体可以在4周后发挥作用)。 但是,一切还是发生了。。。
1980年12月22日,这个孩子死于破伤风感染。 这是历史上记载的,由狂犬病毒导致的死亡案例中,最接近现在“超级传播者”假设的案例——一个2岁大的孩子,被感染了狂犬病毒,却没有被注射疫苗。虽然最终没能幸存下来,但却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重要的信息: 该病例的报告者之一,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教授Richard B. Denny,曾在2016年撰文回顾这一病例时说: “It is intriguing to note that after a period of 3 years he had gained back most of his lost weight and was leading a normal life……There were no signs of residual neurological dysfunction……”[1] 也就是说,这个孩子的体重在3年后回到了正常水平,看上去好像完全康复了!也没有遗留任何神经系统功能损害的迹象… 如果他能活得更久一些,说不定真的有可能彻底康复而无需注射疫苗。 但事实是,在他死后不久,医生便从他的血液中分离出了狂犬病毒。[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