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有人么症状?
人患狂犬病后的体征变化很大,从起病到死亡时间不到20天,可分为3期: 潜伏期(无症状感染期) 此期患者虽患有狂犬病,但却没有任何自觉症状,潜伏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有的2~8周,有的6个月或1年以上,平均约45天。 前驱期 进入该期为时一般不超过6天。
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全身不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头痛、咽喉疼痛、结膜炎、肢体麻木等。
典型症状是病人对光、声、水的刺激反应异常敏感,如闻声害怕、见光恐惧、饮水呛咳、易惊跳;局部肌肉发紧、扯痛、反射亢进,手指轻度痉挛,重者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兴奋期(发作期) 此期病程一般为3~7天。
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 轻者运动功能受影响,重者发生瘫痪。其表现包括焦虑,易怒,情绪不稳定,注意力不集中,言语及行动中断,表情痛苦等;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增高,出汗多;吞咽困难,进食水时,经常呛咳;颈部、头、胸、腹肌群同时收缩,引起躯干前屈,头部后仰,肩背部极度隆起,腰部扭曲成弓,形成“角弓”或“背弓”,最后肌张力减退,昏迷。
根据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可将该病分为两型:
(一)狂躁型(狂犬病典例)
为该病的普通型,约占总数的80%。此型 canine rabies又可分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1、前驱期(body) 病人有低热、头痛、恶心、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和体征。对光、声等刺激开始敏感,持续2-4日(delusion)。
2、兴奋期 进入兴奋期后病人出现两种相反的临床表现:一是各种反射兴奋性增高,临床上出狂躁型的恐水、畏风、喉头痉挛、流涎、痉挛、颈强直等症状;二是感觉的过敏程度增加同时自主神经功能被抑制,临床上出现神志迟钝、表情淡漠等神经麻痹症状。以上症状时轻时重,交替出现,一般由恐水开始,逐渐加重到控制呼吸、吞咽肌,造成病人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恐水:是本病的特征性症状,是由于咽肌痉挛或吞咽肌功能障碍所致。病人虽非常口渴,但饮水时,即使水已入口,也不能下咽,甚至仅听到流水声,看到水,或别人谈到水,就能引起阵发性咽肌痉挛发作。因此,病人惧怕饮水而称为恐水。
3、麻痹期 症状由兴奋转为迟钝、表情淡漠。继之出现偏瘫、四肢弛缓性瘫痪、呼吸肌麻痹、昏迷、大小便失禁。由兴奋期转入麻痹期较快(1-3日),也有由麻痹期再回到兴奋期的。最后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整个病程共4-5日(delusion)。
(二)麻痹型(paralytic rabies)
也称哑、无瘫痪型(atonic rabies)。此型较少见,仅占狂犬病病人的20%左右。各地区报道的资料(资料库 ),其发生率有较大差异。如加拿大、美国、英国报道,麻痹型病人占18.84%,罗马尼亚占25.8%。而泰国、印度、日本(picture)、巴拉圭等国报道的麻痹型病人可高达40%以上。
麻痹型的狂犬病多见于老年人和儿童。此型病程进展迅速。病人无恐水、大汗、唾液分泌增多、风声(音频)刺激引起痉挛发作、交感神经功能亢进等等症状。主要变现为神志淡漠、迟钝、活动减少,肌肉酸痛、乏力、腹痛(cramp),偶有呕吐。肢体麻木、软弱、反射减退、腱反射消失、肌力减退。呼吸浅弱和偏瘫,逐渐因麻痹而死亡。整个病程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