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宾有一个耳朵旁是什么字?
“杜”字的异体字,即繁体字。 《说文》:“杜,蔽也。从艸,庶聲。一曰杜葉,謂之穀精。”段注云:“杜葉者,杜字之葉,卽今之杜鵑也。”“杜”,本义为草木丛生。其引申为堵塞、隔绝;又引申指杜绝、停息。由闭塞再引申可表示愁闷、忧思等。这些意义在现代汉语中大多已不再使用,只有“忧愁”的“愁”字保留了下来。
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字典,也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字典。在该书“杜”字的注释中,“杜”有两个读音dù和shū,并分别列举了18个和6个以“杜”字为首的词。可见在东汉时,“杜”字有两个读音并书写形式并不统一,且存在通假字现象。唐代柳宗元作有《捕蛇者说》,文中“毒”字出现了三个读音dòu、dú 和du4,表明在唐代某些地方“豆”与“毒”通假。宋元时期,汉语书面语中“杜”或作“都”,如元代杂剧《张生煮海》,“都”作“杜”。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杜”字均写作“都”。直至今天,“斗”字第二笔的笔画造型仍保留了“都”的造型。“杜不读都”是近现代的事。
杜宾有一个耳朵旁是“墩”。杜,拼音:dōu、dù,为上下结构、左声右形的形声字,“隹”意为“短尾鸟”、“豆”指“器具”,“杜”字本义为“结籽器皿”。“墩”的拼音:dūn,“登”指“梯子”,从登、屯声。
成字组合
1、组词举例:杜鹃、杜绝、杜撰、杜康、杜宇、杜周、杜蘅、杜威;银墩、糖墩、墩厚、板墩、土墩、墩粗、墩布、墩子。
2、造句举例:杜撰文章不如学习写作;凡事不可越俎代庖,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3、成语举例:杜门不出、过犹不及、不遗余力、三翻五次、耳濡目染、乐不思蜀、南柯一梦、刻舟求剑。
相关字词
1、“杜”的偏旁部首:隹。
2、“杜鹃”的近义词:子规。
3、“杜绝”的近义词:断绝、禁止、杜绝、废除、废止、革除、铲除、斩草除根、斩尽杀绝、除恶务尽、斩钉截铁。
4、“杜撰”的近义词:捏造、虚构、编造、凭空、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胡言乱语、天马行空、随心所欲、信笔所至、自以为是、故弄玄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