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屎会帮助猫咪排出水分吗?
首先,猫咪小便的时候,其实也会带走部分水分;不过,相比起小便来,猫咪大便排走的水分会更多一些。 这是因为猫咪的小便主要是通过肾脏生成和滤过,然后通过输尿管运送到膀胱中储存起来,最后当条件允许、刺激足够强烈时,通过神经反射才能排尿。 但是猫咪的大便主要来源于胃肠道内的营养成分,在消化液(主要是胆汁)的作用下被分解,最终形成粪便排出体外。也就是说,大便里面的营养元素基本上没有被人体吸收利用,所以大便里含有较少的水分也是正常的。
如果猫咪有舔毛的习惯并且不及时梳理的话,会在胃里面囤积自己的毛发,时间久了也容易便秘。对于幼猫来说,更是需要及时梳毛,预防幼猫窒息或者过敏。 另外,给猫咪喂主食罐头或者自制食物的时候,也最好控制一下喂食量,不要一次喂太多导致猫咪消化不良而引起便秘。可以少食多餐,循序渐进地增加食物的分量。
如果是吃干粮的猫咪突然出现了便秘的情况,可以适当给猫咪吃些粗粮,比如玉米面、小米等,调节一下肠胃功能。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家长,无论是猫粮还是罐头,再好再合适,也要记得让猫咪多喝水!尤其是夏季天气干燥的情况下,更要提醒猫咪多喝一点水。
回答是会,但不等于说拉屎能有效帮助猫咪解决体内水分不足的问题。
因为猫不像人有喝尿的爱好,排尿不单单是将体内水分排出去,更多的是排出代谢产生的毒素,尿的成分里有氯化钠、尿酸盐、磷酸盐这些物质会吸收水分,一旦尿中这些盐类达到饱和度,就会从尿液中析出晶体,进而形成结石或者尿道梗阻。
拉屎的过程是将食物残渣和毒素排出去(部分水分和营养也被大肠吸收利用了),拉出来的大便中包含85%-90%的水分,在出肛门和拖地面的途中,水分蒸发掉了,剩下看起来不怎么含水的干屎邦邦。
猫必须时刻保持体内水分平衡才能正常运转。假如猫体内缺水达到20%,那它就基本上挂了。所以喝水、吃柔软湿润的食物、吃含水量高的食物是获得水分的三个主要来源。虽然代谢也会产生水分,但量是有限的。
通常我们所说猫的正常喝水量是40ml/kg/d,比如说一只要求体重3kg的猫,一天的喝水量为120ml,但是每只猫的喝水量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运动量大、处于泌乳期、处于炎热环境、吃干粮的猫会喝更多的水。而且吃干猫粮的猫,虽然喝的水比较多,但大便比吃湿粮的猫的排便多(大便更软,水分更多)。所以对于吃干粮或者干湿混搭粮的猫来说,一定要保证足够的饮水量,每天放两处水,水和食物至少相隔20cm,使用宽口浅水的水碗,每天换水洗碗,水质不要过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