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掉鳞片是什么病?
你的鱼是患有腐皮病,也叫白点病。是由于水温变化过大(比如突然给水温加升了2-3度)或者新换的水没有晒过水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从野外捕捉的鱼携带的寄生虫原虫寄生引起的。 症状表现为鱼体表面的表皮剥离、糜烂,鱼鳍和尾部等皮肤组织充血或呈紫色;严重时,身体表面覆盖有一层白色粘液;有些病鱼的嘴部周围有红斑,眼睛突出,体表粘液增多且颜色变浅。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病鱼会因体质虚弱,抵抗力大大降低而死亡。 治疗可以用以下药物:
1.百万分之二十五(25ppm)的孔雀绿溶液浸洗消毒。
2.百万分之三十五(35ppm)的盐酸奎宁溶液浸泡病鱼30分钟左右。
3.用红霉素软膏涂抹患处,或全身泼洒四环素、土霉素、氯霉素等抗生素。 预防:提高鱼体抵抗力,保持水质清洁,注意合理投喂营养丰富的饵料,平时可投喂一些青苔等食物,以增强鱼体的抵抗能力和恢复体力。另外,注意防止食物变质,保证水质新鲜,加强换水,保持水族箱内温度稳定也是至关重要的。
掉鳞病是金鱼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治疗也比较容易,不用停食,饲养者只需要做两件事,第一换水,第二加盐。掉鳞病本身并不会导致金鱼死亡,但是如果水质不好,导致病菌感染就有可能,比如说烂肉病。同时,掉鳞病的金鱼抵抗力也会下降,也更容易感染其它的病症。
掉鳞病产生的原因
产生掉鳞病的原因比较多,温差大容易导致掉鳞病,特别是一些水温相对较低地区的亲鱼,春天之后掉鳞。水质差、暴晒、受伤、病菌感染等等也容易患掉鳞病,掉鳞病之后,治疗不好很容易死亡。
掉鳞病的症状
掉鳞病的症状比较明显,当水体变清后,在金鱼的背部以及靠近尾鳍的两侧,出现绿豆或者是黄豆大小的块状部位,用手触摸有粗糙感,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有零散的白点,白点就是脱落或者是脱落过程中的鳞片,鳞片一旦掉落,容易被水冲掉,所以块状部位很难发现有残留的鳞片。有些鱼友会把掉鳞病误认为是烂肉病,其实区别很明显,掉鳞病只影响鳞片不伤及肌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