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犬为什么容易得病?
“宠物医院里,病狗病猫那么多,为什么会成为病原体?” “家里一只狗,一个月得病了两次!” 作为宠物医生,最近收到这样的咨询挺多的,而且大多和冠状病毒有关。于是,我们梳理了宠物感染病毒的途径、可能感染的疾病类型以及预防措施。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宠物病毒传染的常见渠道: 以上五种传播方式中,前四种都可以叫做水平传播(除了第三种生殖细胞遗传外);而最后一种父系母系遗传叫做垂直传播。
其次,我们要知道动物传染病需要同时具备三个要素才能传播: 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传染源,病毒是无法传播的。所以,阻断其中任意一个因素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我们分别来看看这三大类传染因素:
一、接触传播 二、消化道传播 三、呼吸道传播 四、垂直传播 除了上述四类直接传播,还有一些间接传播也可能引起动物的疾病。比如通过被污染的工具、衣服、环境等,使动物接触到病毒感染,但是又不具备病毒复制的条件,最终使得病毒在动物体内失去致病性。
虽然很多病毒可能通过以上的媒介传播,但并不是所有带毒的动物都会发病,这就是我们之前提到的病毒抵抗力。不同病毒抵抗力的强大程度存在明显差异。不同的动物对病毒的抵抗力也存在差异。 例如,同样是猫冠状病毒,能导致猫发病的病毒株和不能导致猫发病的病毒株,其基因型是不同的。这就涉及了病毒的变异问题。
一般情况下,病毒的变异是随机的,产生的突变不会对病毒造成致命的影响。只有当病毒复制能力受到抑制时,才可能导致病原体的死亡。使用化学药物等干预手段控制病毒复制,就可以起到杀灭病原体的作用。根据病毒抗药性的发生发展规律,我们可以采用相应的措施来防止病毒对药物的抗药性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