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一)是不是所有的动物都会“报恩”? 会!但是概率很低。
1. 养宠知识缺乏的人对动物报恩的误解 我遇到过不少人,听说动物会“报恩”就把家里刚捡的小流浪猫/狗带回家供养起来;还有人在路边看到小猫小狗害怕得要命,以为是坏人想伤害它们,就把小猫小狗抱起来护在怀里安慰…
2. 真的有动物“报恩”吗? 当然有!但不是所有的动物都那么善良… 二、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1. 认知因素 (1)人对动物的偏见减少后,更容易与动物建立关系 人对陌生人的偏见会比对朋友的偏见更大,而人对待动物的偏见会超过对待陌生人的偏见–所以你会认为“和狗狗玩”比“和一个陌生人聊天”更轻松吧~当人和一只陌生的动物接触时,更需要花精力去降低自己的“防御心理”,而和熟悉的动物呆在一起时就会轻松很多。所以在驯养动物的过程中,需要让动物认识到你是它的朋友而不是敌人,这样才能更好地训练它。
(2)人与动物相互依赖程度增加,从而形成保护性和攻击性行为的概率增大 人们对于自己亲近的人或物会更有耐心,也会更加宽容。你对自己很喜欢的毛绒玩具肯定不会像对刚捡来的流浪小奶猫一样温柔呵护。同样,你对一只经常咬你的手、在你吃饭时跳上餐桌、在大半夜里跟你一起熬夜、随地大小便然后还不肯洗屁股的猫,也不会像你期待的那样友善。
2. 环境因素 你怎么对待你的宠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怎么对待你自己。那些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压力较大、性格孤傲、喜欢欺负小动物的人出现反社会行为的可能性也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