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吐了还有用吗?

浦雪蔚浦雪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就要说说疫苗是怎么起到预防作用的,要知道引起脑炎的病原体主要是甲型流感病毒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流感病毒中的Victoria系与Yamagata系,这些病毒表面有特别的糖蛋白,叫做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苷酶(NA),这两种蛋白特异性的结合到细胞表面的受体上,进而使细胞发生感染。 但人类并不是病毒的天然适宜宿主,多数时候我们身体对病毒的抵抗力来自于体内存在的免疫物质-抗体,这些抗体通过识别病原体的特殊抗原表位发挥作用,最终阻止了病毒的感染。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天然的抗体需要特定的病菌刺激才能产生,也就是说病愈后人们获得的免疫力是对特定病菌的,对于其他类型的病菌或同源性较强的病菌是没有作用的。

而疫苗的作用正是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目前常用的流感疫苗包括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类型,其中灭活疫苗是指微生物或其产物经过化学处理使病毒失去感染活性后制成的制剂,进入机体后虽然不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但是能够诱发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抗体; 而减毒活疫苗则是通过接种经培养筛选的毒性显著降低的微生物而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不论是何种疫苗,其作用原理都是类似的,就是通过注射的方式将含有特异抗原来激机体免疫系统,从而产生病毒特异性抗体,当机体遇到真的病毒时,免疫细胞就会及时出来清除病毒,以达到预防疾病发生的目的。 接种疫苗后是否会产生抗体以及抗体的浓度取决于疫苗接种剂量、接种程序、接种人群自身免疫功能状况等诸多因素,如果个体差异明显,某些患者在足量足程接种后有可能不产生抗体,当然也就不具有免疫保护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接种疫苗后约5~7天左右,体内才出现中和抗体,之后抗体水平逐渐升高,在接种4周后达到高峰,一旦病毒入侵,体内的中和抗体迅速增多,发挥其阻断病毒作用,因此只要按时接种,产生的抗体都能够达到有效标准。

平著铭平著铭优质答主

如果疫苗注射之后孩子出现了呕吐、有吐苗的表现,首先要看吐苗的时间,如果时间在30分钟以上,这种对疫苗的免疫效果可能有影响,但是也无补救的方法,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就不影响后续其他疫苗的接种。

如果孩子在30分钟内出现了频繁的呕吐,同时伴随有其他的一些异常的表现,像高热、抽搐等,要及早的到医院去就诊。而为了保险起见,也可以把孩子吐出来的东西拿到医院,把残留的疫苗拿到医院,给医生看一下,初步判断是乳汁,还是乳汁加上疫苗成分,对于疫苗的效果进行一下判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