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鹦鹉雏鸟晚上需要喂食吗?
2周内全价手养饲料可占总饲料量的90%,2周以后逐渐增加各种瓜籽类饲料,减少全价手养饲料的比例(大约以每周5%的速度递增瓜籽类饲料比例),直到完全转为各类瓜籽、小米、苏子。
春末至初秋是鹦鹉的育雏季节,在这个时间内,幼鸟大多都先后离巢,进入第一次学飞期。由于此时天气还比较炎热(南方气温一般都在30℃~35℃),晚上不必为它们加垫厚实的垫布或盖毛毯,以防幼鸟受热中暑。同时,白天父母鸟外出采集的食物非常充足,且幼鸟活泼好动,体内代谢旺盛,再加上生长发育迅疾,食欲也极佳,因此,在白天的18个小时内,幼鸟可以连续不断地获得它们所需的食物,且夜晚也不需要其它额外的喂食。
而过了9月,随着进入深秋,尤其是进入初冬后(南方气温一般约在5℃~20℃),情况有所改变,这时,如果家长鸟的孵卵窝未进行彻底清理或没有重新布置新窝及垫布、草料,幼鸟在较冷的环境下(特别是南方地区夜间温差较大),就有可能发生感冒。同时,深秋后的外出食物也逐渐减少,家长鸟所采回的食物也会明显减少,此时,幼鸟在离巢后如果体内热量不足,就有可能引起消化功能降低,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速度。
因此,进入秋末后,特别是南方进入冬季,出现幼鸟拒食现象时,就应该考虑在夜间增加喂食一到两次,这样会刺激幼鸟的食欲,有效地克服拒食症状。喂食的时间约在晚上8时和凌晨十二时左右为宜。
喂食的食物,最好用热开水浸泡后的小米(约20℃~35℃),有条件的可用婴儿奶粉调和。用吸管或滴管将奶水滴灌进幼鸟口中,同时,可将沾有奶水的米粒直接放进幼鸟嘴里,重复几次,刺激幼鸟开口,然后将用温开水浸泡后的小米慢慢喂给幼鸟。由于是夜间喂食,食物不需要加绿豆芽、蔬菜等青绿饲料,也不宜加其它肉类饲料,主要是为了补充幼鸟在夜间对能量的需求。同时,夜晚温度较低,如果在食物中加入水分较多的青绿饲料,有可能引起幼鸟的肠道疾病和其它不适。第一次喂完后,隔2~4小时左右,再用清水浸泡后的黍稷(高粱米)喂给幼鸟。次日早晨,一切恢复正常即可。一般这种喂法,不宜长期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