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鼠染上鼠疫该怎么办?
鼠疫是一种比较罕见的传染病,主要由鼠疫杆菌引起,病原体能通过空气或传染性尘埃传播,但主要是经由传染病媒介生物传染,经过一段时间潜伏期后出现怕冷、发热、咳嗽、咽痛及头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继而出现出血性腹泻、严重的呕吐和腹痛,有时症状看似简单却无法解释,在病程第四日开始发生慢性严重呕吐,吃下的东西立即呕吐出来。之后病情迅速恶化,呕吐物中开始带血丝,并出现便血和体温骤升,达到高烧的指标。如果当时没有采取急救措施,很快便出现严重的低血压和少尿,以及皮肤出现斑丘疹(这是发病后3~5日的特征),之后伤口、鼻子、肛门、生殖器等处也会发现有溃疡,且广泛性皮下瘀血点。最后,严重的休克、呼吸衰竭也会接踵而至,大多数患者于发病后两周内死亡。
被确诊为鼠疫后,应当在专业医务人员的指导下采取针对性、有计划地开展救治工作。对疑似鼠疫病人和可疑疫情场所,有关部门应当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进行积极医学观察、控制、预防性用药;对接触过鼠疫病人的人,应按照卫生保健单位的规定进行预防性用药,并加以观察。
预防措施:1、灭鼠、防鼠。切断传播途径,彻底消除鼠类患病原因。2、管理粪便。3、宰杀鼠、处置死鼠、排泄物、垃圾时要进行消毒。4、防止异物入耳、鼻、腔。5、清理稻草、玉米秸秆等脏乱杂物时要戴口罩、帽子和手套。6、治疗鼠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