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会得糖尿病怎么引起的?
关于“狗狗得糖尿病”这个问题,其实应该分为“人得糖尿病”和“狗得糖尿病”来分别讨论,因为引发二型糖尿病(DM)的危险因素在人和动物之间是有差异的。 首先我们说说人得糖尿病吧!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2014年人类死亡统计报告,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致死率排在癌症、心脏病之后位列第三;在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也居高不下。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的糖尿病发病率这么高呢?
从病因上来讲,糖尿病可分为4型。其中1型糖尿病(TIDM)多发生于年轻人,与免疫相关;2型糖尿病(T2DM)是年龄相关性糖尿病患者中最主要的类型,多与肥胖相关;另外还有3型糖尿病,多是发生胰岛素抵抗为主;而还有极少数的患者属于特殊类型,如胰高血糖素瘤等。
现在人们的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健康的饮食结构和久坐不动的生活方式,导致越来越多的人处于肥胖/超重状态。而肥胖又是糖尿病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有数据显示,超过50%以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伴有肥胖,而肥胖患者患糖尿病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6倍。遗传、环境和药物等因素也与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而对于狗狗来说,虽然也会发生糖尿病,但是诱发该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与人存在很大区别。在美国,犬糖尿病的发病率为0.17%~9.8%[1-5],而在欧洲,犬糖尿病的发病率则高达15%,说明这种疾病在我们身边确实越来越多。
研究表明,与人类相比,犬的2型糖尿病发生与肥胖相关的基因位点更多,说明犬更容易发生糖尿病,而且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狗的糖尿病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与猫相比,如果控制热量,给小狗提供足够的运动量,那么小狗发生糖尿病的几率就会降低很多;但如果让猫咪保持过度肥胖的状态,那么它得糖尿病的概率也会大大提高。
除了自身遗传素质以外,外界环境因素同样会影响宠物是否罹患糖尿病。比如,长期喂食单一的低质碳水化合物食物,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尤其是缺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都会导致宠物机体代谢紊乱,继而引发糖尿病。 药物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主要有磺脲类药物(如格列本脲)、双胍类药物(如二甲双胍)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类(如阿卡波糖)。这些药物的广泛应用不仅控制了人类的糖尿病,也同样可能作用于动物胰腺细胞,从而影响体内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