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为什么叫金刚?
我们得从“金刚”这个词的来历说起! 在我国古代,人们用“金”或“刚”指代铜或铁铸成的兵器(如戈、矛、戟等),而用来指代鸟喙的词语则是“钢”或“刚”(注意与上述“金”“刚”区别开来)。 比如《左传·僖公二十八年》中有“伐晋,焚其舟”,其中“舟”字后面出现的动词“焚”的施事者“晋”前的限定词就是“钢”;又如《战国策·齐策四》中就有“王之攻宋也,闻弦歌之声”,其中“弦歌”的“弦”也是“钢”。
所以,从汉字源流上来说,“金刚”指的是带有锐利尖端的武器,这种武器一般是用金属铸造的,且多指鸟类的嘴。 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玄凤鹦鹉的喙是不是和“金刚”很搭呢?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第二个问题——什么是鹦哥?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鹦哥”是指一种羽毛颜色很像鹦鹉的鸟类,这种鸟的主要特征是:头圆而宽,口微弯,形如鹦鹉。 我们来重点看看这句话里的两个关键词——“像鹦鹉的鸟类”和“像鹦鹉的形态”。前者说明“鹦哥”是一种外形像鹦鹉的鸟类,后者强调“鹦哥”的外貌更像成熟的雄性鹦鹉,而非未成年的雌性鹦鹉,或是其他形态特别的种类。 所以,根据对这两个关键词的解释,我们可以给“鹦哥”下一个定义了: “鹦哥”就是外形像成熟雄性鹦鹉的鸟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