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潜伏期能治疗吗?
狂犬病的潜伏期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至发病的这段时间,最短的是24小时,最长的可达20多年(平均约3个月),但绝大多数在感染后1年内发病。超过1年以上发病者仅为极少数。 病毒入侵人体后,多数不会发生严重症状,因为人体具有天然的防御机制来对抗病毒的侵袭,这些天然抗病毒感染的物质称为抗体;少数病毒入侵者会被抗体杀灭或抑制,使病毒无法繁殖而清余。然而若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就会大量繁殖,进而侵入神经系统,引起脑细胞及末梢神经损害,出现全身肌肉阵发性抽搐、反射亢进等症状,即所谓“狂犬病发作”。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能使已经成型的病毒排出体外或使其停止增殖。疫苗和其他抗毒素类药物的使用,都是阻止病毒的进一步侵害和消除体内已有病毒,预防发病的根本措施。
使用疫苗进行被动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 已感染但有疫苗使用禁忌症者,可使用抗毒素类药物治疗,如破伤风抗毒素 (TAT) 和抗狂犬病血清。 TAT 用于暴露后预防,效果良好,且副作用少,是目前破伤风感染首选的预防用药。 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疫苗的有效性均不能被彻底确认,而且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一些不良反应。在使用前应咨询医生的意见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对于处于免疫空白期的易感人群应尽早注射疫苗。 我国自1982年生产人用狂犬病疫苗以来,疫苗接种死亡案例屈指可数。疫苗需要接种者在全程接种完该疫苗7天后产生抵抗病毒的能力。
景湘优质答主狂犬病潜伏期一般是2-3个月,长的可以到1年,但是也没有具体的准确时间。人在受到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例如狗猫等的咬伤、舔过后,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发病。狂犬病分为如下三个时期:
狂犬病潜伏期能治疗吗
狂犬病潜伏期一般会到2-3个月,长时会到一年,狂犬病潜伏期没有症状,无法检测是否携带病毒,一旦有相应症状出现则会快速死亡。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例如狗猫等,通过咬人、舔人的新鲜伤口或黏膜传染给患者。人感染狂犬病后要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后发病。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为两种类型:
1、狂躁型,占80%左右。有怕水、怕光、怕风、喉咙紧缩、恐惧不安、烦躁、大量流涎、抽搐、意识障碍等。患者会由极度兴奋转为意识麻痹、全身瘫痪等状态而死亡。
2、麻痹性,也称哑发型。无狂暴期表现,病程较长,可达10-15天,患者症状为弛缓性瘫痪,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
以上是狂犬病的两个类型的临床症状,可见狂犬病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如此迅速,所以重在预防。在狂犬病的潜伏期、前驱期及神经症状期都会携带该病的病毒,具有传染性,而狂犬病的病死率近乎100%,所以被狗、猫等动物咬伤后及时进行预防注射非常重要。
狂犬病病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一旦发病死亡率极高,因此凡被猫、狗等可疑动物咬伤后均应进行预防注射,预防注射最好在24小时内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