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得狂犬病?
1. 感觉全身乏力,容易累;
2. 食欲不佳,吃不下东西,闻到油腻的食物就反胃;
3. 发热,温度在38℃左右徘徊;
4. 头痛、头晕、注意力不集中;
5. 胸闷、呼吸困难;
6. 恶心、呕吐;
7. 腹泻;
8. 尿频尿急,排尿痛(伤口处在膀胱附近);
9. 牙根酸胀,有轻微抽痛感;
10. 手脚手指末端出现针刺感,麻木感,如戴手套一般。 以上症状可能同时出现在患者身上,通过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够痊愈。 但是!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况,一定要提高警惕!可能是病情恶化了!
1. 突发高热,体温超过40℃,并且持续一周不退;
2. 全身肌肉疼痛,尤其以肩颈腰背部位的肌肉酸痛最明显;
3. 呼吸困难,发绀,呼吸加快,大于20次/分;
4. 唾液增多,吐字不清,言语含糊;
5. 头痛剧烈难以忍受,像针扎一样;
6. 意识模糊,嗜睡,进入昏迷状态;
7.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8. 心跳加速,达到120-140次/分。 一旦出现上述症状,意味着病人很可能处于疾病终末期,预后不良,很有可能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我曾经处理过一例犬伤的患者,当时伤口较深,但是及时清洗,注射疫苗和免疫球蛋白。但是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由于伤口局部纤维组织收缩导致牵拉神经痛,患者一直觉得伤口处有撕裂样、刀割样的疼痛。我观察发现,他的咀嚼无力,说话不清楚,反应比较慢。 当时患者还没有出现症状,我立刻给他进行了预防治疗的用药,让他回家后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
结果几天后,患者出现高热,体温高达40℃,精神极度萎靡,不吃不喝,呕吐不止。虽然及时用药,但是患者的热退后,精神依然很差,而且出现吞咽困难,饮水呛咳,进食流质饮食时,常常因为呛咳而哭起来。最终因为营养不良,肝功能异常,患者死亡。 经过反复思考和分析,我得出一个结论:本来可以通过良好护理和治疗痊愈的患者,由于我对伤口的处理不当,使得细菌入侵,造成了患者的严重后果,甚至丧失了生命。这个病例深深触动了我,也让我铭记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