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鱼烂鳍什么原因?
宁桢最佳答案
感谢各位的关注,因为点赞数量暴增,所以重新写一下这个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热带鱼烂鳍原因很多,但是总结起来无外乎两种:生理性烂鳍和病理性烂鳍。 所谓生理性烂鳍,是鱼类天生的缺陷或者后天缺乏某种营养导致的。比如说金鱼常见的“瞎眼”、“白化”以及“隆背”等等。这些缺陷一般不是遗传性的,而是因为后天饲养管理不当造成的。把这些患有生理性缺陷的鱼类统称为“病鱼”其实是不正确的。
而病理性烂鳍是由微生物病菌感染引起的。这些微生物主要是细菌、寄生虫等,在鱼体免疫力下降的时候就会侵扰鱼体,诱发炎症反应导致鱼体组织损伤,从而出现烂鳍。我们把由细菌和寄生虫等微生物引起的烂鳍统称为“传染病性烂鳍”。 不管是生理性烂鳍还是病理性烂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都是疾病(病源)刺激鱼体产生炎性反应,从而导致鱼体组织损伤(患病部位出血坏死)。因此我们防治鱼类烂鳍应该从两个方面着手:
1.消除病因:及时诊断并解决病原体引起的各种不良症状。
2.减少伤害:尽量减少由于诊断及治疗过程对鱼体的伤害,尽量避免水族箱中的病原菌滋生和传播。 为此我们提出如下预防措施:
1.保持水质稳定,定期换水,避免水温突变。
2.保持足够的饵料供应,避免因饥饿使鱼体抵抗力下降。
3.及时清理食物残渣,避免坏境肮脏引起有害生物大量繁殖。
4.注意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关于用药方面,我们建议尽量使用对病原菌敏感的制剂。因为抗生素长期使用会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一旦发病再治疗起来难度会非常大。另外需要注意的问题是,不管使用何种药物,在使用前最好先进行小区域试验,以免造成药物危害。
一、水质问题
如果水长期不换,缸里产生的废物积累过多,就会造成水质变坏。热带鱼在这种水质里面呆久了,就容易发炎生病,进而导致烂鳍。
解决办法:定期换水!还有如果水质恶化比较严重,一次换水的量可以适当大些(最多不能超过70%),一定要注意,新水的水温最好和老水保持一致(以免水温骤变导致鱼儿应激)。
二、打架
热带鱼本身属于群居生物,有些种类是不适合单只饲养的,如果你单只饲养,就会导致它压力过大而出现自残。还有就是两只鱼放在一起,它们也不和谐,就有可能会相互攻击对方导致烂鳍。
解决办法:买鱼买一对!这样它们就不会压力太大,如果你确实只能买一只的话,过一段时间就把它和另一只放到一起呆一会,让它习惯有同类在身边。当然,它们打架了,那就只好分开了。
三、疾病
不是说因为烂鳍才得病的,而是得病了以后,才烂鳍。尤其是病毒性的烂鳍,一旦有一只出现烂鳍症状,就肯定会传染给其他鱼,不隔缸的话,那么其他鱼就肯定逃不过!
解决办法:及早治疗!(可以使用滴洒剂)
四、“假烂鳍 ”
如果你的鱼换水之后经常趴在缸底不动,以为它得病了,其实这就是“假烂鳍”出现。这是因为水质长时间不换,清洁工处理不掉那么多的废物,所以就会有一部分废物沉积在缸底。当鱼儿游累的时候就喜欢趴缸底休息,时间久了它们的鳍自然和缸底相接触,缸底的废物又会使鱼鳍发炎,就会出现类似烂鳍的症状,但是它和“病毒性烂鳍”症状是有区别的,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们的鳍,就会发现“假烂鳍”鳍条并没有断,只是下垂,而“病毒性烂鳍”鳍条会断。还有一点就是“假烂鳍”它只在缸底趴着的时候出现,游起来就不明显了,这个和“病毒性烂鳍”症状也有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