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能吃氟哌酸吗?
氟哌酸(商品名,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类抗生素,对多种细菌都有抑制和杀灭作用,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比如尿路感染、肠道感染等。 由于该药具有较好的药效和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临床上使用较为广泛。但近年来,随着该药的广泛使用,其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1-3]。
据报道,一位26岁女性因腹泻服用氟哌酸后,出现幻觉,后被诊断为药物所致的精神行为障碍;另据报道,两名儿童分别服用300 mg与250 mg的氟哌酸后,出现抽搐,随后被诊断为急性脑炎[4-5]。
长期服用氟哌酸可能引起肝损害、骨质疏松、神经病变、免疫功能紊乱等严重不良反应,此外还有致突变、致癌、致畸胎等副作用。 对氟哌酸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禁用该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患者禁用。患有中重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减量或慎用该药。
目前对氟哌酸等喹诺酮类抗生素的毒性和不良反应的研究仍在继续,有学者研究表明,该类药物可能引起小鼠胚胎毒性,导致仔鼠骨骼畸形等情况的发生[6]。可见,该类药并非“完美”无缺。 既然如此,是否应该停止使用该药呢?并非如此!应该说喹诺酮类抗生素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物学活性,并且在临床实践中也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
我们应当严格掌握药物的适应证,按照规范的使用方法和安全用药原则来合理用药,并加强监测,将不良反应的风险降到最低。
氟哌酸学名是诺氟沙星,是一种广谱类抗生素。几乎所有的喹诺酮类药品都可以用于治疗动物疾病。但国家禁止用于食品动物,主要是家畜、家禽以及水产动物。主要用于治疗猪肠炎、关节炎、膀胱炎等,禽霍乱、大肠杆菌病等,水产方面的肠败血症等,主要是针对敏感菌感染。
喹诺酮类为广谱抗菌药,动物内服氟哌酸吸收后很快进入全身组织,在肝胆中浓度较高。其在各种体液和组织中的分布较为广泛,如脑脊液、唾液、乳腺、关节腔、胆汁、眼房水、肺、耳、内脏及皮肤组织中都能达到有效浓度,其主要通过肾脏排泄。在一般情况下,正常人和各种动物使用氟哌酸后,不会在各组织器官中造成残留。但长期大剂量使用本品或特殊体质的畜、禽,在肝、肾、胃肠道及脑组织中,也可有一定的残留。
喹诺酮类药不良反应主要为胃肠道反应、中枢神经系统紊乱,偶见肝肾损害等,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数据表明,近几年喹诺酮类药品的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问题日益突出。鉴于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和药物不良反应的不断增多,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己开始限制此类药品在临床的应用,并在有关喹诺酮类药品使用说明书及包装中,加注了以下警告:喹诺酮类药物只用于治疗已确诊的细菌性感染,不宜用于轻度感染及病毒性感染,也不宜作预防用药;由于流感及上呼吸道感染大多为病毒性感染,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治疗。
禁止用氟甲喹、氟哌酸等喹诺酮类农药给家畜家禽治疗疾病,是国家为保障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作出的强制规定,广大养殖户应自觉遵守,不能为了获得短期效益而违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