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兔子爱流产?
我要纠正题主的一个观点,兔子的孕期其实是很长的,平均下来可能有两三个月(不同品种,孕期不一样),而人们认为的兔子的怀孕周期大概是一个月,所以会误以为它经常流产,这是一个误解。 为什么有人会误解兔子会频繁流产呢?因为兔子的生殖方式是胎生,同时有一个短暂的妊娠期,在妊娠期间,它会分泌孕酮(P4),这种激素具有保胎的作用。 所以,当兔子出现流产现象时,往往是因为外界因素导致的,例如:应激、感染等等。 那为什么有应激就会影响兔子的正常妊娠从而出现流产呢? 因为母兔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孕期的前半个月,它的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是升高的,这时候如果受到不良刺激,如应激,则会导致这些激素的含量急剧下降,从而导致胚胎停止发育或者流产。 当然,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引起流产的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例如:饲养管理不当、疾病等等。
那么,知道了兔子流产的原因,我们就可以针对性的采取措施预防了。 第一就是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做好环境控制、营养供给等基础事项;第二就是要做好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孕产期,这个时期宠物兔的抵抗力弱,更容易生病,所以要做好日常的健康监控,加强营养补充,定期免疫接种;第三就是对有可能引起兔子应激的因素做好处理,比如:噪音、温度、刺激等等。 当然,我们预防的目的不仅是尽可能减少兔子流产的可能性,还要做好万一流产后的应急措施。 作为主人我们需要做到以下两点:
1. 观察兔子的动态 对于已经处于孕期的雌兔,我们要多加留意,特别要注意观察有没有异常的行为表现,可以自行为其建立“产房”;另外对于即将临产的母兔,我们要将其与公兔隔离,避免发生争斗导致对幼兔的伤害;最后要注意观察幼兔是否存活,若发现死亡要及时处理。
2. 做好必要的应急准备 对于已经流产的母兔,我们要尽早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例如:使用促排卵药物、帮助母兔再次受精等;对于残死的胎儿要及时清理,并用酒精对其体表进行消毒;对于幸存的幼兔,要细心照料,加强护理,给予高质量的营养物质,增强抵抗力,防止发生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