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身上的毛是什么颜色?
狗狗身上的毛发有黑色的,有黄色的、有白色、有棕色的。。。。。。 那到底是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呢? 因为狗的毛毛是由皮肤下的毛囊提供的!每个毛囊都有一个“毛干”(就是长长的一根毛)和一个“毛乳头”(就像头发里面的毛囊一样)。而这个毛乳头是控制毛发颜色的关键部位。 那什么是颜色基因呢? 颜色基因就是控制毛乳头色素合成的基因。不同的染色体能合成不同的色素。而不同的色素又决定了毛发不同的颜色。 比如:铁蛋白是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在皮肤中起到输送氧气的作用;而氧化铁就是我们生活中俗称的铁锈,它是氧化反应中的一种产物。
那这两种物质有什么关系吗? 有!当铁蛋白通过细胞膜进入皮肤组织后,细胞利用铁蛋白中的铁离子来合成氧化铁。而不同基因型(也就是不同遗传特征的个体)的狗,对铁离子的需求是不一样的,于是造成了不同基因型狗狗间绒毛和体毛颜色不同。 所以说,影响犬的皮肤和毛发的颜色主要是由基因决定的。 而不同品种的狗狗,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培育,其体内的遗传信息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分离,这就导致了它们身上毛发的颜色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比如:边牧的四个色谱(黑、白、蓝灰、黄) 德牧的六个色谱(黑、白、灰、咖啡、红、蓝) 大丹的八个色谱(黑、白、蓝、绿、咖啡、红、橙、金) 金毛的十个色谱(黑色、红色、橙色、黄色、浅黄色、奶油色、巧克力色、米色、灰色、蓝色) 拉布拉多的九个色谱(黑、白、灰、蓝、咖啡、红、巧克力、奶油、米色)
狗毛的颜色多种多样,有黑色,有白色,有棕色,还有金色等等;即便是同一种颜色,深浅程度也会因为品种、地区等的不同而产生巨大的差别。以黑色为例,就存在着从乌黑透亮的纯黑到几乎接近褐色的铁黑,此外还有黑色作为底色衍生出的虎斑、罗圈等等;一些原本为深色毛发的犬种还可以通过稀释基因的作用转变为浅棕色或浅粉色。
而在诸多的犬种中,最为常见的毛色组合无疑是由黑色和白色组成的二色/三色了,它们以牧羊犬为代表的牧羊犬群和贵宾犬为代表的小型犬犬群中有着最为广泛的分布,因此可说是随处可见。黑色的基础毛色再加上白色的斑纹,这几乎可以说是犬类毛色的“标配”了。所以,这就出现了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这么多的狗都是黑配白?难道是这些不同品种的狗有着最远的共同祖先吗?亦或是,有着这种毛色的狗拥有某种生存优势从而能够更易繁衍后代?很显然,这和上述这些想法都没有任何关系,原因也非常简单:全都是人搞的……
首先,从基因的角度来看,上述群组中的这些犬类都是纯种犬,也就是我们俗称的血统狗;在它们的繁育过程中有完善科学的育种计划以保证优良基因在后代中的遗传,杂色现象极少出现,因此,你完全不用担心一只纯血统的松狮犬会掉出一窝贵宾犬。
事实上,纯种犬的遗传往往要比我们想象得更加严谨,就以狗毛颜色的遗传来说就有严格的规律可循:二色犬和三色犬的后代只会是二色或三色,而当它们的后代与单色犬通婚之后,后代将变成三色犬。
三色犬在毛色上要“劣”于二色犬,它们的毛色上除了黑白色之外还会有褐色或棕色出现,而这种犬类在和二色犬或其它三色犬的通婚后代中,褐色或棕色几乎不会遗传,也就是说,三色犬可以完全变成二色犬(或其它色)。那么,单色犬自身通婚之后又是什么毛色呢?答案是依然还是单色!
这些规律也就意味着,只要狗的毛色在开始的时候是二色/三色的,那么通过严格的繁育计划完全可以做到让它们的后代也是二色/三色的。也就是说,当二色/三色犬繁殖到一定代数之后,它们的后代将会全部是二色/三色犬!
如此优秀的繁殖效果是任何一种狗都无法比拟的,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这是它们生存竞争优越性的体现,因此,二、三色的狗自然就被当作“优良品种”来对待并不断扩大种群。再考虑到一些著名宠物犬的优良特性,二、三色的高档犬也就应运而生了。
当然,这些“优良品种”可不便宜,要想花上一小笔钱把那么可爱的小毛球抱回自己家,它们的模样再不好看也得硬憋出来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