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鱼身上长白毛怎么治?
水霉病,又称白毛病 ,是鱼类常见疾病之一,由水霉菌寄生在鱼体表、鳞片下面和鳃上引起。表现为鱼体表有大量白色棉絮状物。当水温较低时,水霉菌处于休眠状态,此时用药治疗,往往不能将其杀死,而当水温上升之后,水霉菌又开始繁殖并继续危害鱼体,因此防治水霉病的重点在于防止菌体的繁殖。 对水质要求很高,应经常换水,保持水质清洁,并用高锰酸钾等浸泡消毒。
若发现鱼类患水霉病应立即进行治疗。目前对水霉病的治疗尚未找到特效药物,因此常采用综合措施来进行治疗,包括加注新水,增强水流;全池泼洒硫酸铜或甲醛溶液等进行杀灭;同时可全池施用氯制剂进行浸洗(如食盐溶液),以杀灭水中细菌,减少细菌感染机会;还应在投喂饵料中拌入消炎药,进行药物预防。
对于已感染的水霉病病例,应及时剔除病鱼身上的腐烂组织,再用上述方法处理。 对于体质较弱者,在患病期间,最好注射抗生素,也可服用土霉素等药物进行内服治疗,以防继发感染其他细菌性疾病。 另外,平时应注意鱼体伤口的缝合处理,防止水霉侵入。对于新购进的鱼,最好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后再行放养。
连吉优质答主燕鱼身上一旦长白毛后,如果想要救治的话必须得满足两大前提。
第一个前提是燕鱼的白毛还不算过于严重(白毛长满了半个身子或更多是已经回天乏术),第二是必须得有人工饲养燕鱼的经验,知道该用什么样的水来养有白毛的燕鱼。如果二者皆不具备条件的话,燕鱼的白毛是治不好的(这里不赞成用药物救治燕鱼的白毛),因为用普通的方法是很难救回长了白毛的燕鱼的,这样的救治往往会适得其反。
一、燕鱼白毛是怎么来的?
燕鱼白毛的真凶就是——藻类,就是这些藻类吸附在燕鱼的身体上,形成了覆盖层,人们在目视下看到覆盖层呈现为白色,就把它叫做白毛。燕鱼白毛的形成是有其条件的,即——需要合适的水和合适的食物(燕鱼是清洁工鱼类,吃底沙是本性,其白毛的形成与吃的底沙关系很大,这后面会说到。)
二、导致燕鱼吃带藻类的底沙的原因分析
我们日常用的自来水,其本身是不含有藻类繁殖所需营养物质的。水中的藻类一般是我们在养水时携带进去的(注意杀灭),而藻类的食物却是实实在在的自来水中的营养物质(氨及亚硝酸盐)。在养水的过程中,很多藻类因为得不到营养而死亡,死掉的藻类也会成为活着的藻类的食物。而剩下那些活着的藻类,在养水一段时间后,已经没有足够的营养来供给藻类繁殖的需要了。
也就是说,水到了这种时候已经无法再继续繁殖藻类了。那么如果此时往水里面添加底沙,尤其是粘性很高的黑沙,藻类是可以在底沙上附着繁殖的。也就是说,当水无法给藻类提供营养物质时,黏性高的底沙(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成分)可以为附在上面的藻类提供营养,这些藻类是可以在有底沙的条件下繁殖的。当燕鱼摄食了这些有藻类附着的底沙时,上面提到的覆盖层就开始形成了,形成最初始的覆盖层是在燕鱼的大脑(头部上方)后面。这样看来,要防止燕鱼长白毛从根上就是要防止燕鱼吃带藻类的底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