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毛囊死了怎么回事?
猫的毛周性皮炎,也叫猫藓 是指真菌感染皮肤黏膜所致的炎症反应,可能会造成皮肤脱毛和瘙痒,个别情况可能造成动物死亡。 目前认为是遗传因素(先天性易感性)或由外寄生虫传播感染(传染性)引起的。但也有报道认为与环境的潮湿有关。
本病各种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猫均可发生;但通常发生在比较娇嫩的面部和身体末端(尾部、爪部等)。 其病原菌主要为犬小孢子菌和须毛癣菌,其他尚有白色念珠菌、石膏样小孢子菌、断发癣菌等。其中犬小孢子菌可进一步分2个生物型,即犬小孢子菌A型和B型,二者形态相似,难以区分。在自然界中,这些病原体主要存在于土壤和人及野生动物的皮肤中,而传染主要来自人或其他动物的直接接触,也可由污染的器具间接传染。
患该病的动物表现烦躁不安,经常舔、咬患处,严重时,由于剧痒而搔抓、摩擦,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发出阵阵异味。
检查可见:局部毛发脱落,皮肤变红、肿胀,有丘疹、脓疱、痂皮等症状,严重的可能扩散至腹部、大腿等部位。 如果没有及时治疗,有些病例可发生发展,出现淋巴结肿 大、消化不良、营养失调甚至衰竭等情况,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出现败血症、抽搐、昏迷,最终可能导致死亡。
治疗原则主要是杀灭真菌。药物可选用唑类药物、丙烯胺类药物、特比萘芬制剂等,同时配合外用抗真菌药膏,如硝酸咪康唑乳膏、达克宁霜剂等。对于严重感染的病例,应联合应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