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还需要驱虫吗?
需要,而且要定期做。 寄生虫会严重干扰宠物生长发育的过程并影响其健康程度。体外和体内都会寄生各种类型的寄生虫。这些虫体可能会附着在宠物的毛发上、皮肤表面或附着在某些物体表面上,并通过接触传染给爱宠们。一些寄生虫甚至可以通过食物来传播感染。有些寄生虫还会通过母体的胎盘感染新生幼崽及胎儿。而另有一些则会通过血液直接感染宿主。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跳蚤、虱子以及蜱虫等。这些虫子不但会叮咬宠物造成瘙痒不适感,而且还会传播一些人畜共患的疾病,如犬心丝虫病可引发狗的充血性心脏衰竭,猫鞭螨会导致过敏症状等等。螨虫也是体外寄生虫中一种重要的感染源,它会引发过敏性皮炎等疾病,严重的会危及生命。 而常见的体内寄生虫则包括蛔虫、钩虫、绦虫、贾第鞭毛虫、球虫、滴虫以及弓形虫等。除了可以引起肠道疾病之外,一些寄生虫还可以导致贫血、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并且可通过母婴途径进行传播。其中弓形虫则是人畜共患病中最危险的病原体之一。
目前市场上有许多针对不同种类寄生虫的产品供选择使用,建议结合宠物的实际情况及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等因素来进行选择。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已经注射了相关疫苗的宠物也有被传染的风险,必须进行驱虫工作。 对于刚购买的宠物或从野外带回来的宠物应首先进行消毒处理,待其身体完全健康后再对其进行驱虫治疗。还应防止宠物去啃食树叶、土块等物质,因为这些物质可能藏有丰富的寄生虫卵。 在为宠物驱虫时一定要注意用量,切不可盲目乱投药。一般来说每月进行一次体外寄生虫驱杀就可以了;对于体内寄生虫一般每三个月做一次驱虫即可,不过具体情况还是应该咨询兽医以确定合适的驱虫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