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身上黑虫子是什么原因?
蜱虫,也叫狗仔虫、壁虱等。 形态特征:成虫体长2~10mm,宽约0.3mm,背部稍扁平,腹端有爪垫,后肢的距状部形成吸针,能刺入皮肤吸血。雌蜱以血液为食,交配后雌蜱可终生产卵(约5~7代);雄蜱仅交配后才产卵。各期幼虫和若虫也能叮咬吸血。吸血时,用口器吸附于动物体表,将尾部插入宿主皮内,吸取血液,吸血时间较长,被蜱叮咬后可导致人畜感染疾病。
生活习性:蜱栖息在草地、森林、灌木丛中,通常寄生于家畜和野生动物的皮肤上。 传播途径:通过宠物和人类直接接触传播;接触含有蜱的土壤或污染物也可造成间接传播途径。 人兽共患病症:蜱可传播回归热、恙虫病、森林脑炎、莱姆病、Q热、斑疹伤寒、螺旋体病、血源型流行性乙型脑炎等。 预防:①避免在野外久留;②尽量避免在草坪或草丛中玩耍;③建议遛狗要拴绳,及时清理宠物皮毛上的寄生虫;④注意宠物身上的异常表现;⑤外出游玩时,穿长裤、袜子可以有效的避免蜱叮咬。⑥及时给宠物驱虫;⑦发现蜱后及时去除。
治疗原则:由于蜱可在宿主体外存活数月,因此,一旦发现宠物身上有蜱,不要直接用手硬拔除,应尽快就医处理。医生会根据宠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局部喷洒杀蜱药物,使蜱体死亡后再取出。对已经叮咬宿主较久的蜱,还可采取麻醉药局部麻醉,然后将其取下,同时给予驱虫剂预防继发感染及减少宿主过敏反应的发生[6]。
注意事项:蜱常附着在人体汗液分泌旺盛的部位如腋下,腹股沟,脚踝下方等部位,因此在夏季应注意全身定期消毒,尤其是上述部位。因蜱可在宿主之间传播多种疾病,因此应避免与流浪动物接触。